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
剪纸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历史悠久、流传甚广,是民间最普及人民的艺术。剪纸距今有1500年左右的历史,从唐代开始,逐步迎来发展,在宋代得到了广泛的普及。
2006年5月,剪纸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年9月剪纸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是我国传承千年的宝贵遗产,也是中国十大传统手工艺之一,剪纸内容蕴含着独特的艺术形态,记录着人们的幸福生活,见证了社会经济河传统文化的发展。
马俊老师简介:
马俊,回族,甘肃省广河县人。笔名河州马,少数民族学者,外语系教师,现为临夏州州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兰州马俊剪纸艺术工作室主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河北、河南、甘肃民间文学家协会会员,甘肃侨联青年委员会委员,甘肃省临夏、河北沧州民协会员,被省文联评为一级工艺美术家。
他曾先后受邀前往朝鲜、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参展,其作品相继在香港第26届国际书展、台湾文化节、澳门艺术节、中国伊朗艺术家作品联展、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展等数十项艺术大展中亮相,多次荣获一等奖、创作奖、铜奖、多项优秀奖,并分别在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举办了马俊剪纸艺术个展。
近年来,马俊还先后前往北京、上海、深圳、珠海、石家庄、南京等国内诸多城市举办剪纸学术交流讲座,并先后受邀到北京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兰州大学以及香港大学、澳门大学等数十所高校举办展览、讲座。
马俊现定居兰州,是临夏州州级非遗项目——纯剪刀精细剪纸的传承人,他师承“世界吉尼斯获得者”中华剪蝶王胡宝国大师,在继承传统的过程中不断创新特色,成功地把中国书画艺术的特点和形体演变融入到了艺术剪纸里面,形成了独特的剪纸艺术,其栩栩如生的作品兼具了民族特色和时代风格,深受广大市民的喜爱。
马俊是从临夏广河大山里走出来的85后剪纸艺术家,凭着对剪纸艺术的不懈追求,蹚出了一条自己独特的剪纸艺术之路,用剪纸艺术语言,讲述中国故事,弘扬传统文化,树立民族形象,成绩斐然。
“2022寅虎年,迎来国际体育盛世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项目州级代表性传承人,以自己手中的剪刀来助力冬奥会,是一件十分荣幸的事。”马俊的言语中透着浓浓的自豪和兴奋:“我就是想通过手中的剪刀,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遗剪纸与冬奥、虎年元素进行有机的融合,所以便精心设计并创作出了团花剪纸作品《八虎庆贺 冬奥盛典》,旨在为参加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国内外奥运健儿加油助威,祝贺冬奥会圆满成功。”
这幅剪纸作品由八只萌虎、八只冰墩墩、八只雪容融、八个奥运五环、八个铜钱组合。作品中的“八”,则是中国喜庆的数字,有发达兴盛、事事顺意之意,寓意中蕴含了典型的中国式祝福。这巧妙的设计令观者一看到作品,就自然而然想到了中国民间民俗文化的美好祝福。
“我通过纯手工剪刀完成的这幅作品,每一剪都融入了我对冬奥的诚挚祝福。”他感慨地说:“整幅作品的构图内外相得益彰,寓意深刻,紧扣冬奥主题,蕴含中国虎年元素,力求让观众在感受剪纸文化魅力的同时,更多地了解冬奥精神、走近冰雪文化。”
马俊的剪纸作品不用刻刀和纸钻,仅用一把小巧玲珑、十分精致的小剪刀,下剪干净、走剪流畅。而这项纯手工剪刀艺术剪纸,在千姿百态的民间艺术中也显得格外花枝独俏、独具特色。
“剪纸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民间工艺,它源远流长,经久不衰,是中国民间艺术的瑰宝,已成为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种珍藏。”马俊告诉记者:“中国最早的剪纸作品发现,是在1967年中国考古学家在新疆吐鲁番盆地的高昌遗址附近的阿斯塔那古北朝墓群中发现的两张团花剪纸,他们采用的是麻料纸,都是折叠型剪纸,这项发现为中国的剪纸形成提供了有力的物证。”
“目前,国内的剪纸艺术还有扬州、南京等地,也都各有特色。”马俊告诉记者:“其中,扬州剪纸纤巧细腻,善于使用极细的线条来组织画面,注重剪、刻相结合的手法;潮州剪纸则以精巧细致、情趣淡雅为特点,细若抽丝的线条不疏不密,形成超出像外的形式美感。还有黑龙江剪纸则充分运用了皮影艺术,其传统特色多采用‘剪影起花’(阴刻)的方式剪出形象,再用松烟熏黑,在画面镂空处的背面衬以五彩纸片,彰显出典型的白山黑水东北雪域的特色,其风格显得愈发对比强烈、爽朗浓重。”
在河西走廊一带,也是中华民族剪纸艺术的主要发祥地之一。而在黄河文化的千年历史传承中,甘肃剪纸更是成为了中国剪纸北方派的重要代表之一。甘肃剪纸大致分为河西剪纸;以兰州、白银、定西、天水为中心的陇中剪纸;以平凉、庆阳为中心的陇东剪纸;还有以甘南、临夏为代表的少数民族剪纸。
“剪纸艺术中有常见的黑白、黑红剪纸,剪法则分为阴剪、阳剪、阴阳套剪、阴阳对剪等四种方法。”马俊说:“剪纸是一门‘易学’但却‘难精’的民间技艺,要求线线相连与线线相断。其作品由于是在纸上剪出或刻出的,因此必须采取镂空的办法,而镂空就形成了阳纹的剪纸必须线线相连,阴纹的剪纸必须线线相断。如果把一部分的线条剪断了,就会使整张剪纸支离破碎,形不成画面。”
“剪纸艺术有两种类别的区分,既分为传统民间剪纸和现代剪纸,也可分为精细剪纸和粗犷剪纸。”他认为:“如纯手工剪刀创作的精细作品,仅五六张便耗时几日或数月。而刀刻剪纸创作可多层纸同时进行,甚至多至几十张,其时间快、数量大。虽然纸类艺术通称为剪纸,但纯剪刀或刀刻的作品便有了剪纸、刻纸之分了。”
如今,现代剪纸艺术已经有了更广阔的用武之地,应用领域和规模也越来越大,涉及了包装设计、商标广告、建筑装修、室内装潢、邮票设计、环境美化、服装设计、印染染织、陶瓷制品、书籍装帧、报刊题图、舞台美术、文学插图、挂历幻灯、连环画、檀香扇、动画、影视和馈赠品等诸多方面。可以说,剪纸艺术在现代都市的文化休闲生活中已经屡见不鲜。
马俊告诉记者:“现代剪纸的风格上有的精细、有的粗犷,其表现形式大致有黑白剪纸、套色剪纸、染色剪纸、分色剪纸、填色剪纸、衬色剪纸、勾绘剪纸、印刷剪纸、折叠剪纸、剪影、撕纸和立体剪纸等12种类型。无论哪种类型,都是为了增强欣赏效果和艺术感染力。”
他说:“按照纹样,剪纸艺术大致可以分为人物、鸟兽、文字、器用、鳞介、花木、果菜、昆虫、山水、建筑,还有人提出加上世界珍奇、现代器物两类,共计12类。可以说,从民俗到装饰,从民间到主流,剪纸已经成为了一种传统与时尚相结合的艺术门类。”
众所周知,剪纸的材料是纸张,其呈现画面的基本单元便是线条和块面,其语言符号则是装饰化的点、线、面。一张普通的纸,经过剪刀的再创作就能变成魅力四射的传统艺术。
“构图是重要的一步。”马俊强调说:“人们根据实践经验,把剪纸的线条归纳为五个字‘圆、尖、方、缺、线’。要求达到‘圆如秋月、尖如麦芒、方如青砖、缺如锯齿、线如胡须’。可以说,线条是剪纸造型的基础。”
他还分享了自己多年的创作心得:“要想不断学习提高,只有这四条经验。一,多临摹精细多样纹线的作品,练出技法;二,多阅读剪纸类书籍,吸收百家之长;三,临摹优秀作品多画多绘,练出手法;四,多交流,多走动,多收集各地不同风格的图样。”
“艺术是一种很重要、很普遍的文化形式,有着非常复杂而丰富的内容,与人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马俊由衷地表示:“传统剪纸艺术会给我们带来美感的享受,让我们感到生活的美好与愉悦,陶冶我们的情操,给予我们鼓励。可以说,通过从事艺术工作和欣赏艺术作品,都能实现升华自我、认识自我、体会自我的珍贵价值。”
“在当今时代,各类剪纸派系及风格要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彼此借鉴,相互尊重。”马俊感慨地说:“剪纸人当务实,传承创新,综合提升。同时,要尊重和呵护老一代剪纸艺术家,没有他们的付出和社会影响力及认可度,就没有后代剪纸人的生存发展空间。”
虽然艺术是没有国界的,但是让剪纸艺术走出国门,推向更大的舞台,马俊也是付出了不少心血。多年来,他致力于宣传讲座,服务于“一带一路”,先后多次参加国内外剪纸学术专业讲座。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让剪纸艺术走进校园生根发芽,马俊做了大量的工作。截至目前,他已在国内各大城市的高校讲座数十场,成为了校园文化的一抹彰显传统文化魅力的亮色。
据了解,甘肃马俊剪纸工作室已先后在河南、河北开设。2014年,他回到兰州成立了“兰州马俊剪纸艺术工作室”,其工作室创办的中华剪纸艺术“中民剪纸艺术家”微信公众号、头条、微博面向全国,为全国剪纸艺术家提供了展示与交流的平台。同时,他还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让全国的剪纸艺人有了展示的空间,不断成功的推送民间剪纸艺人的作品专辑分享到网络,让剪纸艺人们找到了“家”的感觉。
同时,马俊多年来始终坚持做慈善事业,他通过义卖剪纸作品筹措40万元现金和价值20余万元的物资,全部用于帮扶西部偏远地区的孤寡老人、残疾人、留守儿童,用接地气、心贴心的实际行动做了大量慈善工作,弘扬了社会的正气,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
马俊说:“征途漫漫,唯有奋斗。我们剪纸人将保持慎重如始,戒骄戒躁,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创新发展。发扬为民服务的孺子牛、创新发展的拓荒,艰苦奋斗的老黄牛精神,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发挥应有的作用,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自己的贡献。”
Copyright 2022-2023 临夏广河县文化馆 All Rights Reserved.陇ICP备2022002248号-1 甘公网安备622924020001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