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临夏广河县文化馆!
当前位置:首页>汇资讯
益行广河 寻根之旅——著名主持人水均益在广河开启寻根之旅
来源: 时间:2025-09-11 10:53:53 浏览量:16

思源寻祖,承先启后

2025年9月11日,经临夏州文旅局对接邀请,著名主持人水均益开启了为期三天的临夏州文旅体验宣传活动。水均益首站就来到了临夏州东大门广河县三甲集镇水家村,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原来就是水均益的故乡,兰州水家一支就是从这个小村庄辗转到兰州的,因此水均益的广河之行就成了他的寻根之旅。

640.jpg

水家历史沿革

640 (1).jpg

水家村位于广河县三甲集镇镇东,地处广通河下游南岸,辖裴家和水家两个自然村,人称裴水家。水家村现共有1399户7077人,其中汉族139户654人,主要姓氏包括水姓、裴姓、董姓等。根据三甲集人马进瑞《三甲族谱》记载,明代时在三甲集一带生活着马、攀、赵、水、魏、邓、李、陈、董、候十姓千家,其中水家、裴家户数很多。嘉庆龚景瀚《循化志·卷七水利·河州南乡·狄道州河州水利附》记载:“乾隆二十四年以后新开......改河川三家集渠,宽八九尺,深五六尺不等,引定羌驿大河水自赵家集起至裴水家庄止,长三十余里。”

640.jpg

640 (1).jpg

这就意味着至迟在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裴水家庄就已经人烟稠密,灌田已成规模。同治年间以后,随着清政府的民族迁徙政策,此处的攀、赵、水、魏、邓、李、陈、董、候逐渐迁徙到了临洮、定西、兰州一带。晚清时期,水家村附近陈董家庄的举人董万举联合地方绅士、民众合力矫资修“三甲集日兴义学”,开辟地方办学之先河;民国时期陈家陈学浩被聘为中央陆军大学战术教官;董家董静庵为甘肃四大中医名家,曾给斯达林看过病,奇方海藻甘草汤在中医界名声显赫。

水氏族源

640.jpg

水家村现居水氏,均为水应杰之后,其余各支脉散居于定西、榆中、漳县、和政、兰州,近处有临洮辛店、尧店胡家窑、排字坪卧龙等处。根据水家村水明利纂修的《水氏宗谱》记载:

640 (1).jpg

“今广河水氏一族,不确知始于何。先祖自明朝宁波府鄞县宦游陇右狄道州,见州治西北四十里许,洮水西岸,广通河注入,此处地势开阔,因畴丰饶,绿树蔽荫,清渠纵横,稻菽相接,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不输江南,且民风淳厚,邻里相亲,遂居焉。官罢,旋在此地稍置田亩,举家耕读,黎明即起,勤勉持家,繁延生息,家业渐丰,人口渐众,几达数百口,俨然大邑,即名居处曰水家矣。”明朝时期,水家先祖从宁波府鄞县来狄道州为官,就择地居住到了现在水家地界。根据董家家谱记载:“陇西郡狄道董氏家族乾隆年间第八世以下家谱记载,陇西郡狄道董氏家族先祖世世居住狄道州西北郷五十余里下川里又四甲民,西改河川口下三牌,上牌陈董家庄在於三甲集石炭沟东旁大路上”也就是说,明朝时水家处于西改河川口下三牌,此处的牌就是明朝基层“牌甲制”,“牌”是基层治安与民政管理的单元划分。每十户编为一牌,推选牌头管理,负责本牌内治安维护、人口管控、督促赋税徭役等事宜,是里甲制度的重要构成部分,辅助官府进行乡村及城市基层治理 。

640.jpg

根据《水氏宗谱·姓氏渊源》记载:“水姓的第一始祖姓,最早是在大禹冶水时期。皇帝为了表其庶孙治水有功,所以亲自赐了水姓。宋初建隆八年(公元960—962年),时任任节度使参军的水家祖先水震告老还乡,喜欢上了鄞州这块美丽的水乡,决定举家定居这便是横街水家的由来。現在的浙江宁波鄞县横街水家家族

640 (1).jpg

从宋朝初一直到元明朝都在那里繁衍生息。甘肃广河水家的迁始祖应当是在明朝时到这里的。根据《鄞县通志》与《鄞县百家姓》记载,明朝时横街水家出了几个可查到的人物,一个是明朝万历年年间中了进士的水卿谟,字禹陈,号海若,授宁国县县令,二是明朝万历年间援福建布政司理的水朝佩,三是水朝佩的儿子水佳胤,字君明,明朝天启壬戍年间(公元1622年)中的进士,授大理评事,最后水佳胤留驻甘肃。”按照这个说法,广河现三甲集镇水家就是明朝天启壬戍年进士水佳胤之后。从明朝天启以后开始算,至今有四百多年的历史。

640.jpg

思源堂水氏字辈

640 (1).jpg

根据三甲集镇水家传述,他们的家族唐号为“思源堂水氏”,根据水家嘉峪关的水明文1973年手抄的民国三十年《思源堂水氏家谱序》记载:“......夫人不忘禾本水源,乃可承先启后,果能法祖尊亲,自能崇德象贤也.是为序。先祖讳号并后世辈(派)名如左。进法治文应尚先,明生新永春华效,浩翰致和润泽清,世克维邦国兴仁。”

640.jpg

水明利先生介绍,他们现在能追溯的是“应”字辈,从《思源堂水氏字辈》来说是第八辈。三甲集水家“应”字辈是水应杰,水应杰有子三人,是为水尚之、水尚智、水尚俊三人。兰州水家一支,最早追溯到“应字辈”的就是水应财,与广河水应杰同属同辈族兄,水应财是毡帽匠,但非常重视教育,因此培养了陇上名儒水梓,即水均益祖父。从水梓开始,兰州水家就没有按照《思源堂水氏字辈》取名。按照《思源堂水氏字辈》,水梓应为“尚”字辈,水梓之子水天明为“先”字辈,水均益为“明”字辈。

640.jpg

寻根问祖

水均益先生此次来广河,受到了水家宗亲的热烈欢迎。甫一抵达,他便受到水家宗亲的热烈迎接,乡音问候与真挚笑容交织,瞬间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640 (1).jpg

在宗亲水明利家中,温馨的氛围更显浓厚。水均益先生与广河水氏家族的长辈们促膝长谈,格外关切《水家宗谱》的编辑进展,细致询问编纂细节,只为更深入地探寻家族脉络。席间,众人以民国三十年版《思源堂水氏家谱序》为依据,逐一梳理宗辈排行,从祖辈渊源聊到家族传承,每一句交流都饱含对同宗血脉的珍视,在追溯根脉的过程中,让这份跨越时光的宗亲情谊愈发深厚。畅谈过后,全体家族成员共同合影留念,镜头定格下这一充满温情的团圆时刻。

640 (2).jpg

离别之际,广河水氏家族向水均益先生郑重赠送了《思源堂水氏家谱序》,这份承载着家族历史与记忆的信物,既是对此次寻根之旅的珍贵纪念,更寄托着宗亲间的牵挂。大家再三邀约,盼他以后常 “回家” 看看,口中那句 “陇上水氏是一家” 的感慨,道出了所有水氏族人的共同心声 —— 广河县三甲集镇水家,作为水氏祖源地,永远敞开怀抱,迎接每一位水氏子孙归来。

640.jpg640 (1).jpg

至此,水均益先生的广河寻根之旅圆满落幕。带着这份沉甸甸的亲情与家族记忆,他即将开启下一段旅程。

16 0 0
上一篇:已是第一篇 下一篇:文旅融合风帆劲 多措并举绘新篇——广河县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破局之道

相关评论(0)

您需要登录并绑定手机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Copyright 2022-2023 临夏广河县文化馆 All Rights Reserved.陇ICP备2022002248号-1 甘公网安备62292402000120号